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

魔域女巫

沒有火花的組合

電影《魔域女巫》(In the Lost Lands),在香港電影海報開首便寫上《權力遊戲》作者 X《生化危機》導演,眩目特技置身魔界歷險的宣傳字眼,相信是為了吸引美劇《權力遊戲》與及《生化危機》電影系列的觀眾。
可惜過去成功的作品,不代表創作人往後的作品也同樣精彩絕倫,今次的《魔域女巫》便沒有以上兩個作品的魅力,在荷李活的視覺特技動作歷險故事中,該片只是B級尾、C級頭的水準。
更重要的是兩位主角米娜祖華域芝、戴夫巴蒂斯達並沒有火花,兩人像是各自演出,莫非兩人是分開拍攝,之後以電腦特技併在一起?

米娜祖華域芝
女主角米娜祖華域芝最出名的作品必定是《生化危機》電影系列,那個打不死的女英雄形象深入民心,今次飾演一位末世女巫,有妖法又武功高強,被大量敵人包圍也是打不死,觀眾完全不用為她的角色擔心什麼。
由於角色設定太強,所有嘍囉都像人形紙牌,被她兩、三招式便KO,而且巫術強得太離譜,一點驚喜、緊張感都沒有,米娜祖華域芝在該片的演出只是一般。

戴夫巴蒂斯達
《銀河守護隊》讓男主角戴夫巴蒂斯達這位演員多了不少演出機會,但成績都是一般,以該片中他是一位在末世中以武力生存的流氓,造型有點像美國牛仔、獨行俠,接受了女主角的委託,與她一起在末世荒蕪中肩並肩對抗敵人云云,該角色造型設計、動作設計還可以的,可惜他與女主角互動的文戲並不好看,明顯沒有火花。

導演保羅安德遜 《生化危機》電影系列導演保羅安德遜,他以改編電玩遊戲的電影作品為主,這方面他有不少票房成績不俗的作品,不過可惜今次以《權力遊戲》作者的短篇小說改篇的該片,完全是他的水準以下之作,無論在故事、動作、鏡頭、剪接、色調都令該片沒有一點讓觀眾留下印象,絕對是看過後必定忘記的作品,該片失敗的元素很多,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,而且也未必全是導演的問題,但末世冒險的視覺特技、動作打鬥都是在荷李活電影中出現過無數次的樣板,一點吸引力也沒有。

2025年2月19日星期三

美國隊長4:勇敢新世界

戲裡戲外繼承美隊的困苦


說話寫在前頭,《美國隊長4:勇敢新世界》(Captain America: Brave New World) 並未回復到MCU超級英雄電影過去的最高水準級別,這一點相信不少觀眾也認同,不過,如果以早幾年MCU谷底的幾套作品比較的話,這《美隊4》回到一般合格水準有餘,但未見到特別精彩之處。


新與舊的比較

不少人以過去十多年的美隊及新接任的美隊來比較,無論是戲裡戲外也是,筆者覺得這樣比較是有些不太公平的。

首先,由2011年開始第一套《美國隊長:復仇者先鋒》至今14年光景,基斯·伊雲斯飾演美隊已經深入民心,他除了在《美隊》系列三集出演之外,還有《復仇者聯盟》系列,並在不同MCU電影的彩蛋中出現,出場時數、次數如果要觀眾重溫也是一項大工程,對比新接任美隊的安東尼·麥奇來說,他才是第一次以接任美隊身份的個人電影(之前MCU影集《飛隼與寒冬戰士》他的角色還未能接受/承受美隊的身份及重擔,與寒冬戰士一起經驗過一些事之後,他最後才正式接任了美隊這身份。)

在戲內要新美隊在MCU的世界觀認同他,他的角色需要非常大的力氣才可以證明自己;同樣地,飾演新美隊的安東尼·麥奇在戲外,相信也要更多時日飾演美隊,他才會被觀眾所接受。


政治隱喻

《美隊4》有非常多的政治隱喻,觀眾知道也好,不懂也罷,但希望觀眾要留意的事,美國隊長這角色在首部電影時,便已經有政治內容在,並不是今集的新元素,而且在新任美隊與過去有衝突的美國陸軍上軍成為了美國總統(由夏里遜·福接任飾演),在電影中可說兩位角色有不少新仇舊恨,但因為政治大局,新美隊有不少困局,左右為難、舉步維艱,因此電影並沒有多少搞笑場面,差不多都是嚴肅對白,或是大大少少的戰鬥場面,不像之前《死侍與狼人》那般歡樂搞笑,嚴肅戲份多,純粹娛樂的部份少,對某些只想娛樂的觀眾自然不太享受、欣賞。


故事與製作

今集的《美隊4》要同時兼顧不少東西,新接任美隊、美軍上將轉換演員及角色升級成為美國總統身份,承接美國隊長系列、復仇者聯盟系列、新變形俠醫等作品,並要預視之後的MCU電影,在多方面兼顧的情況下,現在正式上映的版本已經是比較想像中要好,故事情節流暢,人物衝突、立場轉換,也有合理編排,戰鬥場面節奏明快,但沒有特別精彩、驚喜的元素。


為新復仇者電影拉開序幕

今次《美隊4》的其中一個重大任務,是為未來復仇者電影作為引子,電影中飾演美國總統的夏里遜·福,由過去美軍上將反對超級英雄、復仇者聯盟,到今集要新美隊重組復仇者,雖然新美隊最初並未有此打算,也不想為這個本來反英雄的總統做事,但為大局及未來,他也開始打算重組復仇者,這元素讓《美隊4》成為新復仇者聯盟電影的大預告。

真要看看這位沒有超能力的新美國隊長,日後是否可以也帶領復仇者各成員,成為他們的領袖。


2025年1月25日星期六

看我今天怎麼說

深層次展現聽障人士的世界


筆者撰寫此文章,比較其他文章的準備時間更多,到現在正式落筆也有點戰戰兢兢,原因是「看我今天怎麼說」的題材是關於聽障人士,對於本人來說是陌生的事宜。

雖然在多年前有一位同事是聽障人士,需要配帶助聽器,與他在工作上並沒有太多問題,但對於他所要面對的事情也只是看到表面,要深層次了解他們的世界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
導演

黃修平導演用了多年時間籌備拍攝這部電影,把不同聽障人士所面對的情況,透過戲劇展現出來,資料搜集、劇本創作的心思與耐心已經是非常艱鉅,要在有限的篇幅說出年輕聽障人士的不同情況、人物個性、目標理想、生活壓力等,劇本不知修改了多少次,把所有場次、對白都沒有多餘的,同時展現出足夠的戲劇張力,平實的拍攝手法淡淡的透出主角們的壓力,細緻之餘也讓觀眾有心酸之感。


游學修

男主角游學修多年未有在電影演出,今次挑戰聽障人士角色,要表現出非常純熟的手語對白,當然是下了苦工,他的角色是位自信滿滿的年輕人,也有自己的夢想,對於自身是聽障人士的身份自豪,游學修的落力演出,讓他獲得金馬獎提名,也是對他的肯定,如果該角色的篇幅及層次變化更多,或許真的有機會獲獎。


鍾雪瑩

女主角鍾雪瑩以該片獲得金馬獎影后寶座,當然要恭喜她。

她在片中飾演的聽障人士跟游學修所飾演的有天壤之別,她要面對母親、工作、社群、社會大眾的多方面壓力,更重要是她對於自身的身份認同,令她非常困惑。

鍾雪瑩所演繹的聽障人士同樣下了苦工,讓觀眾理解她的壓力,投入到她的情感變化,多個層次的細微情緒起伏,的確是優秀的演出。


配樂

該片以聽障人士為題,但影片中的配樂及音效特別出色,令筆者有深刻印象,觀眾入場欣賞該片時請留意。